不再絕對的東方
李真巴黎雕塑展
2013年 9月2日至29日 巴黎凡登廣場
藝術家李真的大型雕塑作品,九月份來到了巴黎的凡登廣場。法式建築的繁複細琢,對映著渾融極簡的雕塑品,在那擁有Chanel、Cartier與Bulgari等頂級品牌的慾望廣場上,物質世界的奢華標準,與作品蘊傳的禪學佛思,進行著雙邊對話,看似極端的西方與東方,又或說是傳統與現代,在奢侈品的市場上,好像又要融會一氣。
品味與俗氣或許不在一線之隔,但尊貴與豪奢的樣貌卻有幽微,那是比例問題,也是呈現技巧的不同。適量精品令人驚艷,拿捏不足則顯得笨拙,少與多的取捨,一如對輕與重的感知,有其相對性。展覽發出的小傳單上,以“新東方雕塑”標示這一批作品,但與其以“新東方”標示李真的雕塑,倒不如以當代的宏觀來審視這些物件。
當然,藝術家所選擇的主題,是與東方宗教密切相關的,行者的大氣寬容,佛家的圓融寧靜,在這些氣征全場的大型雕塑品上,都明顯可見。但若暫且不論主題,這些作品,不免讓人聯想到Jeff Koons那些事實上以不鏽鋼製作,看來卻像氣球般羽量的大型雕塑品,重量的感知經驗,透過視覺的操弄,形成感官與實質不對等的詭譎對比,作品呈現一種後現代的價值扭曲,“眼見為憑”不再有用,所有的事物都容許重新界定。
若說佛家的“空”,講述的是一種不著相的智慧,因而能夠超脫、感覺輕盈。在後現代的社會裡,所有事物的再界定、現象的混亂,不啻是要再現這樣的真理,並且考驗觀者。因而,在李真的雕塑品中,那些輕重的論陳,並不侷限於東方或是宗教一隅。超脫表象而觀之,這些作品,已有超越國界的氣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