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比真實更寫實


(影片來源:卡地亞藝術基金會/ la source de la vidédo: Fondation Cartier pour l’art contemporain)

藝術家:Ron Mueck

地點:Fondation Cartier

猶豫了許久,終於還是在閉幕前,跑去卡地亞藝術中心看了這個展。主要是聽說展件不多(到現場一看,果真如此),加上先看過網路的展介後,以為如此這般,也不難想像現場是個什麼情況,這些作品好像就是些比照尺寸放大或縮小的人體模型,若只是這樣,又需前去呢?不過,一到了現場,看到放在一樓的主作品,我就完全被說服了。

那是一件老先生躺在老太太腿上休憩的作品,兩人身著海灘裝,在陽傘下,看起來很放鬆。若遠觀,還不覺得有何驚人之處,但走近一看,兩副年邁身軀的種種鬆弛和垂墜不僅恰到好處,表層的毛細孔、細髮、腳紋無一不寫實,該因動作產生的肌肉皺褶和細紋、戒指邊凹陷又攏起的手指肌肉、大腿間自然浮現的脂肪痕跡,以及表面的青筋和微血管色澤,也都是那樣的惟妙惟肖。就擬真的作品而言,我們很難估量一件作品該模仿真實至何種程度,才能讓觀眾大大驚呼:「真的好像!」但在他的作品前,真令人驚嘆,若有上帝造人,Ron Mueck應該又再創造了一個世界。

策覽解說,將他的作品歸為「超寫實」,說來他的作品不僅仿真,還帶著對人類肢體語言和神情的特別觀察。人類存在的情態百百種,透過他的凝視而篩選複製的瞬間,似乎超越了原本的意義,以一種更具代表性、更有人性意涵的方式,呈現在我們的眼前。展覽小冊上指出,Ron Mueck越大型的作品,通常都有一種越脆弱的情狀,而這件老夫老妻的作品,亦傳遞了一種脆弱生命裡的溫柔情感。或許,人類在經歷種種偉大之後,尋求的不過是這樣的瞬間。

有點可惜,這次看不到嬰兒系列的作品,紀念品區有一本他的作品全集,翻閱之後,真的很期待有那麼一回,能看到這位創作者大型一點的回顧展。這當中有件名為「嬰兒與母親」的作品,讓人印象特別深刻,臍帶尚未切斷的嬰兒伏在母親的肚皮上,臍帶從產道拖曳連接著嬰兒和母親,母親看著孩子的神情似乎有點吃驚,嬰兒則一臉不爽。人生的開始大抵是這樣,沒有人有權決定自己的出生與否,當我們有意識時,就已經走在那一條從來都不簡單的人生路上。看著這件作品,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製作者的藝術角度,複製現實只是一種手段,那樣的寫真就像是一種時光被凝聚的劇場,當觀眾看見人偶,其實也照見了自己的人生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