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式電音現正夯!
打開法國的流行音樂頻道,有半數時間,會聽到許多來自美國的音樂,讓人不禁好奇,在亞美利堅強勢的流行音樂影響下,法蘭西的音樂版圖到底在哪?難道,他們只有我們印象中那些浪漫不完的“香頌”嗎? 到巴黎Oberkampf那些放音樂的熱門酒吧,問問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,現在法國流行樂裡誰最夯?多數會承認目前法國的搖滾和饒舌都不太酷,但他們會要你去聽聽法國的電音,他們說,現在法國的好東西,就是電音。
前天,2014葛萊梅揭曉,法國的兩人電音團體Daft Punk,在人家的土地上風光抱回包括「年度最佳專輯」在內的多項大獎,不啻為此下了最佳註解。雖然,這不是Daft Punk第一次在葛萊梅獲獎,但這回他們超越了電音的領域,直接抱回「年度最佳專輯」,實有指標性的意義。 說來,現在的電音早不像十幾年前,只給人一種原地踏步的印象,好像只適合搖頭趴踢,經過多時的嘗試和跨界合作,今日的電音不但為流行樂界輸入許多養分,自身的面貌也更加多元有趣。這一次Daft Punk和Pharrell Williams合作的Get Lucky單曲拿下葛萊梅「最佳流行組合表演」和「年度製作」兩獎,又是個非常成功的例子。 雖然美式文化夾帶強大的優勢,透過影音無國界的放送,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文化,歐洲的年輕孩子現在多少有點崇美,但這兩年,法國的文化產品,頗有反攻之勢。2012年,電影《大藝術家》拿下奧斯卡包括「最佳影片」和「最佳導演」在內的五項大獎,現有Daft Punk接力,在具有指標性的葛萊梅上大奪要獎,讓人對法國流行影音的下一步,深感興趣。
說到自家的電音團體在另一個大陸上大放異彩,法國網民當然很樂。這兩天大家在網路上瘋狂傳送一個聲稱拍到Daft Punk成員Guy-Manuel de Homem-Christo和Thomas Bangalter真實面貌的照片(你知道的,Daft Punk總是戴著機器人頭盔,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)。據敘述,這照片取自頒獎當時,該日在台上受獎的並非他們的本尊,頂著頭盔上台的兩人,其實是他們的替身,而他們就坐在台下,笑看台上的“自己”接受來自全世界的慶贊。 說實在的,以這兩人不用“明星”邏輯銷售音樂的方式,這樣的事也是不無可能,但媒體L’express很快就跳出來戳破這則謠言,指稱網友拍到的那兩人其實是Daft Punk的剪輯師和製作人,並提供Daft Punk 95-96年之間,難得不戴頭盔受訪及表演的影像連結。
看完影片,覺得網友聲稱的本尊模樣和影片裡的受訪者,真有點相像哩! 雖然我們這會還搞不清楚Daft Punk的兩個團員,現在倒底是什麼樣子 (應該是兩個中年潮叔吧),但留點想像還不錯,想想,在巴黎街頭跟你一起排隊買棍子麵包,或是和你一樣在RER車站抱怨列車又誤點的任何一人,都有可能是他們的本尊,這種未知,反而讓人覺得更有趣!與其關心狗仔何時才能拍到他們真面目,不如替他們留些空間,畢竟,我們在意的是這個團體的才華。 那麼,現在,來聽歌吧!
附L’express的闢謠連結。